(原标题:国办发文加码生猪稳产保供 推动构建现代养殖体系)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高位,多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举措保供稳价。
9月10日,稳产保供政策再加码,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发布《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从稳定当前生猪生产、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健全现代生猪流通体系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同时强调,要加大金融政策支持、保障生猪养殖用地、强化法治保障。
推动生猪生产科技进步
《意见》指出要以保障猪肉基本自给为目标,立足当前恢复生产保供给,着眼长远转变方式促转型,强化责任落实,加大政策扶持,加强科技支撑,推动构建生产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布局合理、产销协调的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记者注意到,《意见》在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方面明确提出推动生猪生产科技进步。加强现代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实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提升核心种源自给率,提高良种供应能力。加大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投入,推动核心育种场建设与生猪产能相适应,支持地方猪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完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地方猪种保护与开发。
实施生猪良种补贴,推广人工授精技术,积极支持养猪场(户)购买优良种猪精液。推进生猪养殖抗菌药物减量使用,实施促生长抗菌药物退出计划,研发和推广替代产品。加快推进生猪全产业链信息化,推广普及智能养猪装备,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记者在采访多家养殖场户的过程中了解到,目前我国的种源自给率比较低,没有完善的育种体系,很多时候都需要到国外引种。
对此,农信互联猪联网事业部总经理张君杰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育种问题确实是国内养猪业的一个核心问题。“我们一直是从国外引进优良种源,然后在国内扩繁。但是扩繁出来的品种是不断退化的,所以过一段时间就又需要去国外引种,很受制于人。”张君杰认为,《意见》提出提升核心种源自给率,提高良种供应能力,是着眼于生猪养殖的长远发展。
在张君杰看来,《意见》提到的加快推进生猪全产业链信息化对于提升繁育体系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信息化平台可以比较精准地监测到哪个品系的猪生长速度快、产仔数多等繁育性能。由于从育种到扩繁再到商品猪的销售流通,甚至到最终的食品终端,整个产业链都是打通的,就可以倒推到上游的育种源头,从而为养殖场选取更好的种源提供选育依据。
不仅如此,张君杰说,在养殖场普及智能养猪设备还可以极大降低人、车、物与猪接触的频率,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疫情的接触传播,同时可以使整个饲养过程更精细化,提升养殖效率。
加快非洲猪瘟疫苗研发
在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方面,《意见》提出,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强化疫病检测和动物检疫、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三项具体措施。
在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方面明确提出,要统筹做好非洲猪瘟以及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加快非洲猪瘟疫苗研发。加强疫病防控技术培训和分类指导,提升养猪场(户)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加快非洲猪瘟疫苗研发,这也是养殖场户的期望。
记者注意到,就在《意见》发布的同日,央视网消息称,中国农科院发布,我国非洲猪瘟疫苗研制在今年4月实验室研究工作取得成功后,今年8月,疫苗研发工作又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一株双基因缺失弱毒活疫苗已完成了实验室安全评估与有效试验,突破了规模化生产技术瓶颈,近期已向农业农村部提出生物安全评价申请,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业内人士称,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表明我国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制处在平稳有序的过程中。不过,疫苗真正研制成功仍需时日。
此外,在健全现代生猪流通体系方面,除了加快屠宰行业提档升级外,《意见》还提到要变革传统生猪调运方式,实现“运猪”向“运肉”转变,逐步减少活猪长距离跨省(区、市)调运。
另外,还要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构建生猪主产区和主销区有效对接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鼓励屠宰企业建设标准化预冷集配中心、低温分割加工车间、冷库等设施,提高生猪产品加工储藏能力。鼓励屠宰企业配备必要的冷藏车等设备,提高长距离运输能力。鼓励生猪产品主销区建设标准化流通型冷库、低温加工处理中心、冷链配送设施和冷鲜肉配送点,提高终端配送能力。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